第3章 岳爷爷的孙子都派上场了
推荐阅读:北冥神剑、逆行武侠、魔性之城、英雄联盟之极品天才、崛起之新帝国时代、崩坏星河、重生之唐人、请叫我超电磁炮、侠武世界、我的美女仙师、
3:岳爷爷的孙子都派上场了
“朝会开始!”
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这日朝会,随着站在龙椅前左侧的一名宫女一挥拂尘,扯开清亮的嗓门吆喝了一声;兵部尚书兼枢密副使张至仁迈步出列,朗声道:“官家,臣有事启奏!”
赵竑略一挥手,颌首道:“张卿请讲!”
张至仁清了清嗓门,高声道:“官家,昨日枢密院骤得军报,伪帝赵昀令淮西淮东各出四万精兵,在淮阴汇集,一路欲西进进攻徐州城,一路欲北上进攻下邳。
两路合进,志在图谋我朝国都!”
赵竑点点头,龙目巡视殿下,忿忿道:“我朝初创,万事更始,正是欣欣向荣之际,怎料强敌犯境,实在可恶可恨!
此战乃新朝第一场大战,也是保国之战!
胜,则可大涨民心军心士气;败,则有亡国之危!
各位卿家,有何良策,都请畅所欲言吧!”
殿下一阵窃窃私语后,吏部尚书,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王元春出列(还是那句话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核心骨干人员数量又有限,许多人都是身兼数职。),朗声道:“官家,臣以为当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一旦被敌突入,必定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,百姓遭殃!有损国威,军威!
臣以为可出兵两路,分别阻击!
一路由忠义军南下,一路由龙飞军和狼突军组成联军南下,二路合击!”
赵竑略略品了品,不置可否的道:“强敌犯境,兹事体大!朝会之上定不了御敌之策,需下朝后朕与几位大臣谋划过后,方可定计!
王卿,张卿,你二人且退下吧!”
“谨遵圣命!”二人躬身回列。
赵竑龙目扫视大殿,朗声道:“众卿,此乃我朝开国第一战,至关重要;所以,朕决定御驾亲征,以振奋军心,民心!”
“官家,万万不可啊!”
御史中丞兼礼部侍郎温诚君慌忙出列,急声道:“官家乃天子之身,万民之所系,金贵无比,岂能亲临战前,以身犯险呢!”
赵竑微笑道:“温卿此言差矣,朕乃一国之君,此等关乎国运的大战,朕御驾亲征,当可激励将士奋勇杀敌,一往无前,取得此战的最后胜利!”
温诚君正沉吟着,户部侍郎兼工部侍郎潘雄也出列劝道:“官家,温中丞言之有理,官家坐镇大内统筹指挥,运筹帷幄,不必以身犯险的!”
赵竑脸色忽的一沉,一拍龙椅椅栏,怫然怒道:“你二人莫非以为朕非知兵之君么!朕御驾亲征,只会瞎指挥,甚至会重蹈当年太宗皇帝高粱河惨败的覆辙么!”
“啊,官家误会了,臣绝没有这个意思的!”
“是啊,官家前有楚州围攻战,后有徐州攻伐战,皆为大胜;用兵之高妙远超当年的太宗皇帝,这一点天下皆知;臣等只是为官家安危着想啊。”
二人慌忙解释道。
赵竑怒哼一声,怒视二人道:“朕御驾亲征之意已决,你二人休得再言!都给朕速速退下!”
“是,是!”
二人低头,默默退回到自己的位置。
赵竑起身,目光扫视一遍大殿,摆出一副仍怒气未消的样子大声道:“王元春,张至仁等枢密院官员随朕现在就去枢密院议事,定下此番保国御敌之策。
其他朝事,改日再议,退朝!”
说完,一甩袍袖,转身朝一侧的帘门走去。
“退朝啰,退朝啰!”
两名宫女连忙交叉举着两只御蒲,架在他头顶上,踩着碎步跟着走,帘门前两名宫女连忙一左一右掀起珠帘。
赵竑驻足,不悦的瞟了瞟掀珠帘的两名宫女,似乎有责怨她们动作不够熟练的意思,然后才迈步进门。
通过此门出了“崇政殿”,出了皇宫,在吴贵率领一群禁卫军的护卫下,朝枢密院的方向行去。
赵竑现在的皇宫是由十二座相连的宅院改建而成,分内宫和外宫两部分;内宫有五座宅院,自己住中间那一座,两名贵妃华筝和刘春娇住左右两院;另外两院作为储物间,御膳房,宫女住所等等。
外宫七座宅院则是崇政殿,垂拱殿,御书房等举行朝会,与重臣议事,批阅奏章等处理政事的地方。
另外政事堂,枢密院等重要机构则设置在皇宫外,枢密院离皇宫大约三百步,先前是一座比较大的旅馆,分上下两层。
一个王朝皇城和皇宫的建立,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,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。
何况沛县只是暂时的陪都,赵竑心目中最终的国都不是临安,也不是汴梁,而是燕京!
但为了住的舒服些,还是进行过较大改建了,比如御花园等园林还是搞起来了。
“诸位,朕刚才在朝会上的表现如何?”赵竑进到枢密院二楼的主事厅,门被关上后,便很臭屁似的问已提前到达的张至仁,王元春等人(其实两日前众人已得知宋兵欲大举犯境的消息,今日朝会提及此事,不过是演练一遍流程而已。
毕竟新朝初建,许多程序都得反复多走几遍,才能熟练起来嘛)。
张至仁笑道:“官家王气尽显,大展明君之姿也!”
“是么?”赵竑又看了看其他人。
众人皆颌首表示认同。
赵竑得意的一笑,随即摇头叹道:“老实讲,这七日一次的朝会朕还真是不太适应,太无趣,也解决不了什么事,就是走个过场和形式;要不就改成十日一次吧!”说着,在主位上坐下,征询似的看着众人。
王元春连忙道:“不妥的,七日一次已经很少了!”
另一位知枢密事,原龙飞军将领周治雄也道:“官家,凡事有个适应过程,习惯就好了。”
赵竑嗯了声,指了指其余位置,待众人坐下后,方严肃的道:“诸位,此番赵昀和史弥远可谓动了大真格,派出八万两淮精锐;但朕并不关心其兵马多少,而是关心其统兵之将!
正所谓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!你们都说说,这杜杲和岳珂的打仗水平如何!”
知枢密院事兼殿前都指挥使潘阳道:“官家,须知这杜杲与咱们打过一次交道,当日咱们进攻楚州,其奉淮西制置使曾式中之命,通过夜雾掩护,由水路悄然出发,数万大军成功躲过了咱们的监视。
就凭这一点,此人绝对是知兵之人!”
赵竑心里似乎想到了什么,凝思半晌,点了点头,微笑道:“至于这个岳珂,可就大名鼎鼎了。此人是岳爷爷的孙子,进士出身,目前官位是户部侍郎兼淮东总领(和淮南东路制置使还不是一个职位,要小一些)。
此人文章和诗词写得不错,我在临安和湖州时经常拜读其大作,却不知其带兵打仗能力如何?”
提举暗察司,知枢密院事杜寒冰道:“当年虞允文采石矶大战金兵时,也是没统兵打过仗的;此人任淮东总领不久,但既是岳元帅孙子,将门之后,从小耳濡目染,自是不可小觑的!”
赵竑点点头,冷笑道:“看来史弥远这老贼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的,把岳爷爷的孙子都派上场了,就是想借岳爷爷的忠义之名来告诉世人,此次出兵乃是平叛正义之举!
嘿嘿,如此一来,那我等不就成了伪朝么。”
话音落下,似乎忍了许久的王元春终于说话了,“官家刚才此言甚为不妥!”
“有何不妥?”赵竑纳闷的看着他。
王元春很认真的道:“官家现在乃天子之身,岂能再呼岳飞为爷爷乎?实在是贬损官家自身的!”
还真是这么回事。
赵竑怔了怔,点指着他笑道:“此言在理,还是王卿想的周到!”
奶奶的,虽然登基做了皇帝,但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,远没有之前那般自在了。
为挽回刚才的口误,赵竑面容一板,指头敲了敲桌面,摆出天子之威道:“两位统兵之将的来头已经搞清楚了,你们都说说,这一仗该怎么打!”
一阵窃窃私语后,因为是开国首战,众人为讨个好彩,纷纷托出了自己的战法。
有人主张打阵地阻击战;有人主张打伏击战;有的主张采取围魏救赵之术,直接再次动大军扑向楚州,攻敌所必救,敌搬师回援,国境压力自解。
众人说完了,齐齐望着赵竑。
赵竑仔细斟酌一番后,随即将自己的战法娓娓道出,顿时把人的下巴都快惊掉了。
……
………
“朝会开始!”
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这日朝会,随着站在龙椅前左侧的一名宫女一挥拂尘,扯开清亮的嗓门吆喝了一声;兵部尚书兼枢密副使张至仁迈步出列,朗声道:“官家,臣有事启奏!”
赵竑略一挥手,颌首道:“张卿请讲!”
张至仁清了清嗓门,高声道:“官家,昨日枢密院骤得军报,伪帝赵昀令淮西淮东各出四万精兵,在淮阴汇集,一路欲西进进攻徐州城,一路欲北上进攻下邳。
两路合进,志在图谋我朝国都!”
赵竑点点头,龙目巡视殿下,忿忿道:“我朝初创,万事更始,正是欣欣向荣之际,怎料强敌犯境,实在可恶可恨!
此战乃新朝第一场大战,也是保国之战!
胜,则可大涨民心军心士气;败,则有亡国之危!
各位卿家,有何良策,都请畅所欲言吧!”
殿下一阵窃窃私语后,吏部尚书,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王元春出列(还是那句话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核心骨干人员数量又有限,许多人都是身兼数职。),朗声道:“官家,臣以为当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一旦被敌突入,必定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,百姓遭殃!有损国威,军威!
臣以为可出兵两路,分别阻击!
一路由忠义军南下,一路由龙飞军和狼突军组成联军南下,二路合击!”
赵竑略略品了品,不置可否的道:“强敌犯境,兹事体大!朝会之上定不了御敌之策,需下朝后朕与几位大臣谋划过后,方可定计!
王卿,张卿,你二人且退下吧!”
“谨遵圣命!”二人躬身回列。
赵竑龙目扫视大殿,朗声道:“众卿,此乃我朝开国第一战,至关重要;所以,朕决定御驾亲征,以振奋军心,民心!”
“官家,万万不可啊!”
御史中丞兼礼部侍郎温诚君慌忙出列,急声道:“官家乃天子之身,万民之所系,金贵无比,岂能亲临战前,以身犯险呢!”
赵竑微笑道:“温卿此言差矣,朕乃一国之君,此等关乎国运的大战,朕御驾亲征,当可激励将士奋勇杀敌,一往无前,取得此战的最后胜利!”
温诚君正沉吟着,户部侍郎兼工部侍郎潘雄也出列劝道:“官家,温中丞言之有理,官家坐镇大内统筹指挥,运筹帷幄,不必以身犯险的!”
赵竑脸色忽的一沉,一拍龙椅椅栏,怫然怒道:“你二人莫非以为朕非知兵之君么!朕御驾亲征,只会瞎指挥,甚至会重蹈当年太宗皇帝高粱河惨败的覆辙么!”
“啊,官家误会了,臣绝没有这个意思的!”
“是啊,官家前有楚州围攻战,后有徐州攻伐战,皆为大胜;用兵之高妙远超当年的太宗皇帝,这一点天下皆知;臣等只是为官家安危着想啊。”
二人慌忙解释道。
赵竑怒哼一声,怒视二人道:“朕御驾亲征之意已决,你二人休得再言!都给朕速速退下!”
“是,是!”
二人低头,默默退回到自己的位置。
赵竑起身,目光扫视一遍大殿,摆出一副仍怒气未消的样子大声道:“王元春,张至仁等枢密院官员随朕现在就去枢密院议事,定下此番保国御敌之策。
其他朝事,改日再议,退朝!”
说完,一甩袍袖,转身朝一侧的帘门走去。
“退朝啰,退朝啰!”
两名宫女连忙交叉举着两只御蒲,架在他头顶上,踩着碎步跟着走,帘门前两名宫女连忙一左一右掀起珠帘。
赵竑驻足,不悦的瞟了瞟掀珠帘的两名宫女,似乎有责怨她们动作不够熟练的意思,然后才迈步进门。
通过此门出了“崇政殿”,出了皇宫,在吴贵率领一群禁卫军的护卫下,朝枢密院的方向行去。
赵竑现在的皇宫是由十二座相连的宅院改建而成,分内宫和外宫两部分;内宫有五座宅院,自己住中间那一座,两名贵妃华筝和刘春娇住左右两院;另外两院作为储物间,御膳房,宫女住所等等。
外宫七座宅院则是崇政殿,垂拱殿,御书房等举行朝会,与重臣议事,批阅奏章等处理政事的地方。
另外政事堂,枢密院等重要机构则设置在皇宫外,枢密院离皇宫大约三百步,先前是一座比较大的旅馆,分上下两层。
一个王朝皇城和皇宫的建立,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,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。
何况沛县只是暂时的陪都,赵竑心目中最终的国都不是临安,也不是汴梁,而是燕京!
但为了住的舒服些,还是进行过较大改建了,比如御花园等园林还是搞起来了。
“诸位,朕刚才在朝会上的表现如何?”赵竑进到枢密院二楼的主事厅,门被关上后,便很臭屁似的问已提前到达的张至仁,王元春等人(其实两日前众人已得知宋兵欲大举犯境的消息,今日朝会提及此事,不过是演练一遍流程而已。
毕竟新朝初建,许多程序都得反复多走几遍,才能熟练起来嘛)。
张至仁笑道:“官家王气尽显,大展明君之姿也!”
“是么?”赵竑又看了看其他人。
众人皆颌首表示认同。
赵竑得意的一笑,随即摇头叹道:“老实讲,这七日一次的朝会朕还真是不太适应,太无趣,也解决不了什么事,就是走个过场和形式;要不就改成十日一次吧!”说着,在主位上坐下,征询似的看着众人。
王元春连忙道:“不妥的,七日一次已经很少了!”
另一位知枢密事,原龙飞军将领周治雄也道:“官家,凡事有个适应过程,习惯就好了。”
赵竑嗯了声,指了指其余位置,待众人坐下后,方严肃的道:“诸位,此番赵昀和史弥远可谓动了大真格,派出八万两淮精锐;但朕并不关心其兵马多少,而是关心其统兵之将!
正所谓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!你们都说说,这杜杲和岳珂的打仗水平如何!”
知枢密院事兼殿前都指挥使潘阳道:“官家,须知这杜杲与咱们打过一次交道,当日咱们进攻楚州,其奉淮西制置使曾式中之命,通过夜雾掩护,由水路悄然出发,数万大军成功躲过了咱们的监视。
就凭这一点,此人绝对是知兵之人!”
赵竑心里似乎想到了什么,凝思半晌,点了点头,微笑道:“至于这个岳珂,可就大名鼎鼎了。此人是岳爷爷的孙子,进士出身,目前官位是户部侍郎兼淮东总领(和淮南东路制置使还不是一个职位,要小一些)。
此人文章和诗词写得不错,我在临安和湖州时经常拜读其大作,却不知其带兵打仗能力如何?”
提举暗察司,知枢密院事杜寒冰道:“当年虞允文采石矶大战金兵时,也是没统兵打过仗的;此人任淮东总领不久,但既是岳元帅孙子,将门之后,从小耳濡目染,自是不可小觑的!”
赵竑点点头,冷笑道:“看来史弥远这老贼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的,把岳爷爷的孙子都派上场了,就是想借岳爷爷的忠义之名来告诉世人,此次出兵乃是平叛正义之举!
嘿嘿,如此一来,那我等不就成了伪朝么。”
话音落下,似乎忍了许久的王元春终于说话了,“官家刚才此言甚为不妥!”
“有何不妥?”赵竑纳闷的看着他。
王元春很认真的道:“官家现在乃天子之身,岂能再呼岳飞为爷爷乎?实在是贬损官家自身的!”
还真是这么回事。
赵竑怔了怔,点指着他笑道:“此言在理,还是王卿想的周到!”
奶奶的,虽然登基做了皇帝,但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,远没有之前那般自在了。
为挽回刚才的口误,赵竑面容一板,指头敲了敲桌面,摆出天子之威道:“两位统兵之将的来头已经搞清楚了,你们都说说,这一仗该怎么打!”
一阵窃窃私语后,因为是开国首战,众人为讨个好彩,纷纷托出了自己的战法。
有人主张打阵地阻击战;有人主张打伏击战;有的主张采取围魏救赵之术,直接再次动大军扑向楚州,攻敌所必救,敌搬师回援,国境压力自解。
众人说完了,齐齐望着赵竑。
赵竑仔细斟酌一番后,随即将自己的战法娓娓道出,顿时把人的下巴都快惊掉了。
……
………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zzusu.com/xs/5/5749/3810792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zzus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